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国际竞赛
发布时间:2022-11-03 17:37:42 已帮助:人
文科类比赛中,国际化学校的学生或者美高的学生有巨大的优势。如若孩子有明确的学科兴趣,或是本身有特别擅长的学科,希望在这个学科继续深入学习,并且渴望在该学科上获得更多的成就,那么可以选择与该学科相关的竞赛。
有明确专业方向的同学,无论是竞赛的选择,还是其他课外活动,都建议选择与将来深造的专业所匹配的。
文科类赛事的参赛门槛会大大低于理工科赛事。只要学生的语言能力好,比如说托福或雅思的写作分数很高,就可以直接去参赛。低年龄一点的孩子可以参加入门的写作比赛。
学术能力很强可以参加一些知名度高,认可度更高的竞赛。一定程度上来说,文科类的赛事是偏兴趣类型的。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把这些比赛都参加一遍。
工科类的赛事
工科是一个很综合的实用学科,需要学生有一些数物化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领导力。
工科类的比赛,机器人比赛算一个类别,一般都是团队比赛,大家组个队把机器人项目完成。除了机器人比赛,还有一些科研、科创类的比赛,学生可以考虑参加科研、科创类的大赛。拿自己做的作品,发明创造或是一篇科研论文去参赛。
如果进入到决赛,需要进行答辩,和评委讲你的作品,并回答相关问题。
经济类的赛事
无论是IB、AP、A-Level,所有主流国际课程体系中,高中都会开设经济学课程。而公立学校的学生却没有这样的校内课程,需要在校外去补充。
不同于理科竞赛,经济类比赛需要花大量时间系统学习硬知识点,在学校学完经济学后,经过竞赛老师的指导,就可以申请参加经济类比赛。
所以,这类竞赛特别适合国际化学校的学生。
商科类的赛事
商赛也叫主观题比赛,不是答题考试,可能是让学生写一篇文章,然后参加答辩,重在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
参赛者需要在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中,通过与团队协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参赛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项目管理能力,项目完成后向评委推广自己项目的能力都有考量。
建议大家首先选择有一定知名度的,非商业化的,且报名比较方便的比赛。
理科类的赛事
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的奥赛考点是基于高中的知识点,但又比高中的知识点难,所以这类比赛有一定的参赛门槛。参赛选手需要把高中的知识学到一大半或者先学完,才能去参加比赛。
如果你是AP学校的学生,可以去参加数学竞赛证明数学能力,数学物理属于工具学科,可以帮助到几乎所有学科的学习。国际化学校喜欢理科的学生,也建议去参加一些数理化赛事证明学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