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基础的绘画能力的确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刚入门的同学深入理解服装不同面料上身以后的垂坠感和阴影关系,而这些都是进行实际的服装设计之前所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服装手绘,图片来源:海报时尚网
好在,就这部分来说,大多数美术与设计类考生在经历过美术高考集训的魔鬼训练之后,都是没有问题的,但也要注意服装设计的手绘需要使用与之对应的绘画工具,而不能单一地使用平涂的方式,否则将很难清晰完整地运用绘画表达设计的理念。
这时很多人会说:“我是学设计的,又不是要去当裁缝,这些交给别人来做就可以了”,可你恰恰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亲自动手学习立体剪裁,是加深对服装结构了解最直接的方式。
要知道每一位知名的服装设计大师都对服装剪裁和缝纫有着极为透彻的了解,这一点几乎可以从他们的任意一件作品中看出。
中道友子《魔法立剪》,图片来源:搜狐 服装设计师
所以对于同学们来说,有再好的想法,面对结构、裁剪一无所知,无法落地,做不出成品,就正应了那句“光说不练假把式”。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不如在动手实践中充分了解裁剪和缝纫等技术,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巩固基础能力,进行多种尝试来达到创作目的,进而获得成品。
比如面料知识不全面,成品就会出现低级的面料错误;
比如色彩搭配不过关,成品的视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款式理解不透彻,成品就会彻底失去基础变化的可能性。
Chanel Runway巴黎女装时装周,图片来源:Zimbio.com
因此,想要避免这些在之后创作中可能会面对的麻烦,我们就一定要明白如何将前期创意落脚在三大元素上,并使用多种方式提取,拿捏好力度,用更多元化的元素来支撑你的设计。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在生活中多看、多摸、多记录:
想要提升对面料的理解,可以在逛商场时多留意服装的成分,通过触摸手感增强对面料属性的认知,并关注什么样的面料多应用在什么样的款式之中,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
想要提升对色彩的感悟,可以多去关注一些名画和艺术品,并关注各大时装秀中的主流色调与搭配,从而提高自己对色彩的敏锐度;
想要提升对款式的认知,也可以通过分析时装秀中的秀款来实现。
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学习历史没有必要,因此只是满足于知道某些设计师的名字,大概了解一下他们的设计风格,却不愿深度探究这些设计为什么可以在某个年代大放异彩并影响深远,也不愿去琢磨这些设计师通过自己的设计想要表达的内容。
事实上,对于服装发展史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时尚是个大轮回。只埋头做自己的设计,而不去了解一下曾经辉煌过的时装,就会让自己的眼界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1947年迪奥套装,图片来源:my.pclady.com.cn
学习服装发展史,并不是单纯的照搬照用,而是通过了解他人的创作,结合时代背景,来思考设计大师想要传达怎样的理念,又是通过何种方式传达的,这不仅有利于我们项目初期的推进,激发灵感,尽早确定风格,也有利于提升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专门做研究的本子,来分类各位大师的作品,详细标注作品的特征、年代、主题,从而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并非易事,以上提出的四点也只是服装设计师所必备的实践与知识两个方面的基础素养,也就是说,有了这些基础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但也并不是只要有这些就足够了,我们平日里提倡的想象力与元素转换能力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