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合作
课程分类
您当前的位置:杭州习知网 >杭州习知网 >医学考研专业课备考指南

杭州考研学习网

医学考研专业课备考指南

发布时间:2022-12-01 17:34:29 已帮助:

医学考研专业课备考指南

随着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研上岸越来越难。特别是对于那些想要挑战名校的学生,我相信医学研究生已经进入了复习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医学生考研选择哪些院校?如何准备考试?
科目有哪些
  从2007年开始,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只考3门课,分别为英语一、政治和专业课;医学考研专业课一般分为:西医考研、中医考研、口腔医学。
  临床专业要考的专业课是西医综合;预防专业考的是卫生综合;北医的基础专业还可以选考基础综合。
三大专业介绍
  (1)西医综合:包括6门课程(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诊断);
  (2)中医综合:包括6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共300分);
  (3)口腔医学和护理医学:各个学校自己命题,参见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
如何备考
  西医综合的分数对西医考研来说十分重要,而西医综合的五大科目的复习,以内科学最为复杂,生理和病理相对简单,但每科都有自己的重点。
  1.熟悉考点,了解试卷结构
  西医综合试卷内容结构为:基础医学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其中考查的知识点较为集中于一些领域:消化、呼吸和泌尿专业的试题占内科学的65%左右;普外及骨科专业占外科学的71%左右;物质代谢及大分子专业占生化的90%。这些对于初始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要心中有数。
  2.关注难点热点
  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试卷中每年都会涉及15%到20%的拔高题,这类题的出现也是考生拉开差距的原因。想要做好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关注医学前沿咨询,平时注重积累,多读文献。注意关注社会热点,往往当年或近几年出现的医学现象会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试卷中。善于读期刊,不仅能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为复试打好理论基础。有些同学认为读论文耽误时间,影响应试复习效率,殊不知一篇优秀的论文,正是对教材和考点有力的补充和深化。
  3.制定详细复习计划
  一个合理的计划,往往可以使事情事半功倍,对于复杂的西医综合考试更是如此。下面的计划以供参考。
  2月份开始就要开始西医综合的复习啦!
  一般到12月可以复习完2—3轮(学霸除外!)
  个人推荐的复习顺序是:生理--病理--外科--内科--生化。(生理和内科需要仔仔细细的看书,然后看讲义,再做题,收集错题,反过头在看课本。生化的话,基础好的可以直接看书或者刷题。)
  一轮:2月份到8月份。
  二轮:9、10月份。
  三轮:11、12月份为冲刺阶段。
  建议:主要以真题为主,买半年的全程真题讲解大概,并且关注后面的评论,帮助也蛮大的。西医综合的复习主要靠自己看书和做题。
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