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枫叶国际高中学生文章:文学改变人生

来源: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      编辑:佚名

文学改变人生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高中部 1005班 郭粹

五年级的时候,舅妈送了我**套小说:《猫头鹰王国》,这本书也是我对文学概念最早的接触——至少在那时的我看来是这样。接着我开始涉猎大量小说,从初一时老爸给我买的《笑傲江湖》,到初三时同学推荐给我的《一座城池》……曾经的我以为那就是文学,现在才明白,小说只是文学的一种形式,但是它却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真正的魅力及其意义所在。

记忆中**次真正触动我心弦的作品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小说开篇并不如我期待的那样引人入胜。然而,正如许多最终征服自己的歌曲那样,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认为这首歌有多么动听。但随着小说情节情的发展,我慢慢发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另一面,也看到了主角的另一面。我甚至在读到中间的时候开始考虑是否要继续读下去,或者说是否忍心继续读下去,心痛,不舍……百感交集。我慢慢被这种非同一般的写作手法打动了,正如整个故事的叙述一般,生动而又平凡,唯美而又残忍。当结尾处主角放飞风筝时,我险些流下眼泪……这是我**次透过文学作品对社会和人生产生了自己的看法。

在后记里,我开始对这本书的背景有了了解: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对于阿富汗处于敌对状态,这让身为阿富汗人却生活在美国的社会底层的作者心里感到无比惆怅。在这种感觉无法压制的情况下,在悲伤与反思中作者写下了这篇《追风筝的人》,但只是读给妻子和其他亲人听。因为作者认为这本书在911时间刚刚结束的美国社会中不仅难以得到好评,还可能使自己成为众人的攻击对象。但是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最终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出版公司。接下来,这本书出人意料地走红,并在美国社会引起 强烈反响,它改变了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对阿富汗人的看法,同时也改变了作者自己的命运,使得他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角色到一个名扬四海的人,因为文学。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在使作者成名的同时,竟也改变了成千上万阿富汗人的命运。

历史上,因为文学改变的个人生命轨迹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记录个人甚至民族命运的文学经常在创作和传播间影响了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无论司马迁的《史记》,还是美国南北战争起因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或是写诗改写自身命运的余秀华,都用文学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改变了自身所处的环境甚至世界,这些足以说明文学对于个体和族群的重大影响。

文学改变人生,也许你会觉得这么说可能有点。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里,很多人都觉得文学改变人生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人说:“我读了一辈子书,看了一辈子文学作品,到头来还不是就是个小市民吗?”是的,你可能无论看不看文学都不会成为一个BIG MAN。但是生命的价值难道就是让你成为一个明星,成为一个拥有亿万身家的富翁吗?我朋友的父亲是一个热爱文学的普通教师。他每个月的工资不足以买任何奢侈品,但他的书房里却摆满了装帧精美的中外名著,他的家里永远充溢着文墨书香。他博览群书,每次来到同学家时都会经常看到他专心致志读书的模样。令人难忘的还有他家那一堆摆在客厅里的怀旧音乐光碟。沉浸在来自时光深处的文字和音乐中的他,总是一脸享受,愉悦之情溢于言表。文学让他从一个忙忙碌碌的普通教师变成了一个快乐而充满生活情趣的人。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生活馈赠。

如此来看,文学的意义需要我们每一个前行的个体在生活中慢慢享用和品味。给苍白的人生添加色彩,给迷茫的人生指引方向,给庸碌的人生增加深度,这难道不是对人生的改变吗?

文学是另一种生命,慢慢品味,人生终究会绽放不一样的烟火。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