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创造研究生新纪元!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学历成为敲门砖,或创业,
都需要一定的头脑与领导思维,这就需要一个高学历,高阅历的人去做,也是研究生报考人数递增的原因所在。
人数不断增加的数据和难度不断增加的考题,成为抑制考生学习的“阻拦板”。
为何如此,除了考研难道就没有别的出路了么?不容忽视的是,本科毕业生大量考研确实存在难以避免的客观原因。
二战考研的人数不断增加
考研很难。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90万考生中,约有将近45%的往届考生。
如2020年考研人数超过300万,按照这个比例,二战考研的人数将会超过100万。
这个数据并非完全没有根据,比如2019年考研失败的人超过200万,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没考上研,还错过了,面临失学失业的尴尬。对很多人来说,继续考研是唯一不错的选择。
困难催生了大量考研族。
困难有社会的原因:部分企业门槛要求研究生及以上,985,211,双等名校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
普通学校与名校之间,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薪酬,各方面待遇,未来的发展等各方面差距较大,
且很难弥补。简单说就是对好工作的需求造成了毕业生对好学校和高学历的追求。
也有毕业生个人的原因:毕业生个人意愿不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
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的迫切性在降低,在过程中遇到困难,让部分毕业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放弃或者抵触。
最主要原因是毕业生能力不足,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面试竞聘技巧不足,
学校平台,专业等没有竞争力,缺乏有说服力的证书,实践经历等,而且很多时候还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假装考研
如果说一部分人考研是为了提高自己,提升能力,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假装考研。
每年约1/4到1/3的弃考就可以看出来。部分同学只不过以我在考研为幌子,
来逃避,避免家长,老师催促的麻烦,实则是贪图学校舒适安逸的环境。
归根结底还是难
对很多同学来说,考研确实就是为了拿到研究生文凭,或者争取去更好的学校,
抑或是通过研究生几年的学习,来弥补提升自己本科学历的种种不足,以便增加自己在过程中的砝码。
部分行业人工智能化越来越高,部分实体经济行业不景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机会的减少;
另一方面,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此消彼长让压力不断增大,企业需要人才,但急需的是高水平人才,
普通本科毕业生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很多研究生同样也面临问题。所以对毕业生来说,
急需要提升的不是学历,而是学历所代表的个人能力,试想本科学历的含金量提高了,相对容易了,扎堆考研的人也许会少很多。
考研初期,备考刚刚开始,不自信的考生还为时过早,努力过才值得。考研本身就是一场拼搏的旅行,学府与你同行,祝各位考研党取得一个骄傲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