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孩子真的准备好入读国外大学了吗?

来源: 上海梦沃未来学院      编辑:佚名

作为中国家长们都知道,中国的大学是怎么回事,但国外的大学对于家长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国外的大学,学习强度,环境和社交生活的复杂程度都非国内学校可比。如果你的孩子收到了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问问自己:他真的成熟到了可以应对大学了吗?下面美国夢沃国际高中为大家整理了来自《大西洋周刊》的心理师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孩子没准备好,上大学之前,能有一段时间的“间隔年”那是极好的。他认为“在18岁一年的成熟至少在之后的人生中能发挥七年的的作用。”

你准备好了入读国外大学了吗?

去年十月,我和一位匆匆的孩子进行了一次心理治疗,她面临着一个极糟的大学开端。

我们见面时,她告诉我,因为酗酒她已经被记上了学校的黑名单,下周还要开庭审理关于控诉她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她的父母希望她马上辍学,但她舍不得那些大学刚刚结交的朋友,非常不愿意回家。

我很理解她,但也感同身受地理解她的父母:既然她现在就这么挣扎,很难想象她如何能很好地处理随之而来的压力,以及从这个烂摊子中振作起来。

每年秋天,我都会见到一些像她一样的学生。有些是一连睡了三个学期也不和教授讨论应该怎么办的学生;有些是学业成绩优异但有自虐甚至自杀倾向的学生。

总之当他们站在我面前的时候,已经处于非常糟糕的状态。他们计算着是期中辍学好,还是等到期末再多拿点学分再走比较好。

当我问他们到我这来的原因,几乎无一例外是类似这样的回答:他们把高中最后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都浪费在了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根本没有做好上大学的准备。

他们拼命喝酒,错过论文的截止日期,各种不关心自己。有学生因为升入大学无法应对突增的压力而自暴,类似这样的例子就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

和这些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不禁想问:“是谁觉得把你们送进大学是个好主意?”但我能理解,要分辨什么是青春期的波动,什么是正在酝酿的人生崩溃对家长而言并不容易。

大多数人选择忽视这一切,走一条看起来平常保险的路,把他们的孩子送进大学,而不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其他的选择,他们不愿意一遍遍和朋友解释“我的孩子只是没准备好而已。”

当然,所有障碍中最难以逾越的还是青少年本身对于延迟入学的拒绝。高中毕业生们收到录取通知书,欢乐地互相庆祝之后,他们很难按下人生的暂停键。

有处于如此境地的家长来时,我都会建议他们对孩子说:“我们非常想要支持你的计划,但是只有在你充分向我们证明了你能够好好照顾自己的时候,我们才会尽到父母的责任——把你送进大学。”

我也给校方提过一些建议。我没有办法做每个孩子的心理治疗师,因此我总结了这样一套说辞,应该能有些帮助。

“你的人生中还有许多事情都比学校更重要。你能不能暂停一下,退出校园,认真审视一下究竟是什么让你在学校过得如此辛苦?即使你中断一段时间,大学还是在那里,而你一生也只有一次大学生活,也许你可以给自己放个假,然后再回来好好享受余下的大学生活,一定能给你带来更多收获。”

端详着坐在我办公室里的年轻孩子,我想象着,如果在他们进大学前先**一两年,他们会变成什么样?间隔年(gap year)已经被证明能为学生带来益处。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来,青少年时期的这几年极其珍贵:在18岁一年的成熟至少在之后的人生中能发挥七年的的作用。

从情感上和经济上,间隔年都能给人带来好处,它能让人变得更成熟,也避免将不成熟的孩子送进大学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从大学中途离开会让孩子感到羞耻,而且花费也比较高。再次申请大学时,学生们要解释他们**次的离开,而且也会不敢冒险,倾向于选择那些“安全”的学校。

你被大学录取了,并不代表着你准备好上大学了。从高中毕业到进入大学学习是个很大的跨度。

学校离家很远,一切都是陌生的。“给自己放一段时间假”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相反,我们应该敬仰那些意识到了录取并不意味着做好上大学准备的父母。

上海梦沃未来学院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