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 编辑:佚名
在四月末的上海枫叶国际学校第七届汉语戏剧节作品展演中,或许你有关注到这样四部作品《致命微笑》、《烈》、《高塔》、《一场彩排》,它们的创作都立足于世界文学影视经典作品,如蒂姆·波顿的电影《剪刀手爱德华》、法语经典音乐剧《摇滚红与黑》、莎翁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莎翁爱情喜剧《仲夏夜之梦》与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第七届汉语戏剧节
通过阅读各种形式的经典文本,充分利用经典元素展开个人创作,从而激发经典文本在当代的活力,这是我在推进读写专题时所一直坚持的教学思路。而这四部作品也正是诞生于从今年寒假开始的一直到四月的戏剧专题“戏中人”的教学推进过程。其中《致命微笑》和《烈》的雏形是寒假作业中的一个项目“我们的故事”,该项目要求学生创作一个含有经典文学元素的剧本去讲述与自己有关的故事。《高塔》和《一场彩排》则诞生于戏剧专题的课堂成果汇报《一出好戏——“戏中人”主题短剧展演》。而走上校园汉语戏剧节终演的舞台,对这四个剧组以及我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是《一场彩排》剧组的感言。这个剧组来自我所指导的社团——光影阅读社,回首这部作品从无到有的、痛并快乐着的曲折历程以及各种奇妙的“不确定性”,可谓百感交集。事实上,不确定性才是人生的最迷人的部分。让我们看看参与演出的社员们对此会说些什么?
——高二年级语文教师 朱琪
《一场彩排》的即兴成分以及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神秘感无一不让我兴奋。仙王奥布朗,一个自大却又胆怯的小人,这个发生在仲夏夜的如梦如幻的故事,也是由他所开启。林丹太太则被我们设计成了一位从泰国“改头换面”回来的新时代先驱。
在我看来,这场即兴话剧真的有点东西。当然,这一切也要感谢我们的导演和最重要的编剧朱江同学,感谢他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舞台去撒欢,去快活。
——仙王奥布朗&林丹太太饰演者 赵同学
四月如梦一般的经历让我流连忘返。从开始的社团活动到后来的舞台展示,从最初的不合到结束时的圆满,感谢社团的活动让我获得勇气去挑战自我,感谢和我一起彼此互帮互助的每一个人。这里尤其感谢“仙后”张汀昀同学为我上的妆,精致的妆容帮助我更好地塑造了古灵精怪的小精灵帕克以及儒雅随和的阮克医生(bushi)的形象。
跳脱的性格到儒雅的性格之转变对我而言是一种难忘的生命体验,这样痛哭与快乐并存的时光将永远铭记于心。
—— 小精灵帕克&阮克医生饰演者 李同学
一场彩排,两场闹剧。这部即兴话剧引发的欢声笑语是其他作品所不能带给我们的。在这场“彩排”中,我们毫不拘束地把剧中的即兴成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说起来还有点好笑,本该爱上赫米娅的拉山德,最后却和狄米特律斯一起“私奔”到了2021年……在恋爱自由的今天,LGBTQ亦是如此。这场舞台剧由大家思想碰撞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融合了幻想世界的生活和现实世界的图景,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正因为这种独特的戏剧结构,我们才能完整地把这段发生在“仲夏夜”的故事以全新的方式演绎出来。在玩偶之家里,家中“娜拉”觉醒出走,受尽当时社会的残酷打压,阮克医生也并未出手相助。苦苦哀求之下,又隐藏着一个女人渗透到骨子里的坚韧与梦醒之后的彷徨。恰巧碰到成功转变身份的林丹太太……在多元的社会背景之下,女性的力量正在慢慢崛起,她们也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最后,虽然我经常缺席社团活动,却依旧有幸同大伙儿一起演绎了如此生动的“一场彩排”,这实在是一次让人无比难忘的经历。
——拉山德饰演者 何同学
两次进组的感觉很神奇,就如朱江同学所说《一场彩排》一直在彩排,而且排练过程也十分有趣。把在社团里开展的活动放到表演当中也是始料未及的操作。对我而言,正式演出的时光,基本上一直在奔跑中度过。回看老师录的视频,忽然觉得自己开场因紧张无意识摇头晃脑的表演竟有点羞耻。总的来说,从社团活动中混乱的讨论再到在戏剧节的大舞台上的的即兴表演,这一切给我已经没多久的的枫叶生活留下了不一般的色彩。
——阅读社社长&娜拉饰演者 张同学
《一场彩排》,从游戏到舞台剧,从表面的搞笑到背后的深刻。对我而言,能和社团的同学们一起表演一个完完整整的作品实在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跌宕起伏的剧情、各种舞台“反转”、创新的表现形式和对社会问题、校园问题的深度挖掘,这是一部在我看来充满亮点的作品。很喜欢这种与社团成员们在一起亲密合作的氛围,也祝光影悦读社越办越好。
——狄米特律斯饰演者 戴同学
《一场彩排》来源于一个诡异的脑洞:如果演员自己都不知道台词,那么一场戏怎么演下去?很明显,这个剧本给出的答案是:不演了!(bushi)作为一场脱离于常规戏剧框架的彩排,《一场彩排》可谓是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旨在复现我们剧组最初的彩排,而那场彩排,正是在没有一个人清楚具体情况的时候举行的,没错,那是一场即时的情景剧,也可以说是一场靠语言完成的“密室逃脱”。
在那场作为光影阅读社某次社团活动所诞生的、性质基本可以概括为“玩”的活动中,正是我随机叫上台的各位同学们,在或知道或不知道原剧本的情况下,作为”剧中的人物“的身份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即兴剧本。如果是经历过我们活动的同学们,应该还会对连续吐槽帕克“像个金刚”的段子记忆犹新。很可惜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个细节在最后一次排练(也就是你们看到的这一场)中被删减掉了。但是,你们所看到的表演的状态,已经尽可能复原了当时每个成员即兴发挥下的状态。我当初也没有想到,在连剧本都没有的情况下,光影阅读社的同学们能这样呈现出一部可以直接搬上银幕的作品(而且由于当时社团讨论的主题正是LGBTQ群体,因此剧本里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诸如狄米特律斯爱上了拉山德,以及林丹太太变成男生的剧情之类的东西)。于是,作为组织者,我丝毫不敢怠慢,熬夜写出了那次活动的场景记录,复盘整个过程的同时,《一场彩排》的初稿也就诞生了。很可惜的是,因为熬到太晚,我写着写着就趴着睡着了……
我们剧组从诞生到最终汇报演出,准备**其实要比其他剧组都要少不少,如果本次戏剧节有什么“排练次数最少奖”,什么“道具开销最小奖”,或者是“演员排练时缺席次数最多奖”之类的,我想我们剧组应当会一骑绝尘。事实上,在排练的现场,我发现我们剧组正好就是我们所想要借此讽刺的状态的写照hhh(假装我们剧组的人看不到这些)。 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剧组本就是一个即兴演出型的剧组(自豪脸),因此充分发掘各个成员的文学储备而整合出的底稿也就成为了其他剧组所不具备的优势。
在参加戏剧节节目初选时,便有人担心我们的作品会因为没有剧本没有内容而落选,我想当时也许我们剧组的许多人心中都会或多或少飘过这样的疑虑。而我和朱琪老师却对这部作品相当自信,因为我们的作品并不是特意演给“观众”看,而是演给自己看的,只要我们的成员自己能玩得开心,不管这个剧上演抑或无法上演,得奖又或者不得奖,都与我们无瓜,毕竟,我们的作品最初便来自一场游戏罢了,又像是它的英文名一样——《一场诞生于光影之间的梦》。(hhh我们在上场前的报幕串词里面玩了双关,你们听出来了吗?) 总之,辛苦各位观众了,特别是在看完了这篇冗长的创作的感言之后。其实,我是没资格说这是创作的,这篇感言更像是《一场彩排》创作过程的记录。如果你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在汉语戏剧节上莫名其妙的看了一部意识流LGBTQ主题爱情女性社会问题情境喜剧的时候,如果你还没扔掉你的手机然后大骂:“破文章。”那实在是十分感谢了。
该说的大抵也只有这些罢了,至于其中是否有些许辛苦,几多无奈,以及几丝担忧,那我也只想说上一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最后的最后,我还有一句话想对你说:其实这整篇文章都是个广告啦!我们光影阅读社还有红枫创客社真的是有活力有意思的社团啊,现在都没几个人了,想拉人玩两场跑团都找不齐了,看到这里的同学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的社团啊?我们两个社团都在中方图书馆活动活动时间是周三和周四……(被拖走) 咳咳,总之,这场彩排算是暂时落下了帷幕,但名为人生的这场既是预演,又是公演的彩排,仍将一直持续下去,而我们在时空中搅动出的涟漪,将一直跟随着我们,直到时间的尽头。 那么,再见,以及,下次见。
——《一场彩排》导演&编剧之一&“时间旅人”饰演者 朱同学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