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 编辑:佚名
阅读与我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高中部1003班 殷凌之
在一天风和日丽的下午,凉爽的微风调皮地吹动着外头的香樟树叶玩儿,有这么一个年幼且又天真的小女孩,难得老师说了一打铃就可以愉快地放学,正开心着呢。而为了打发打发等待放学铃的那段无聊又漫长的时间,她打开了被压在一叠教科书下的那一本从来没翻过的书,用一只小手掰开了半本,再松开两根手指让书页唰唰唰地分开又重叠在一起……直到小女孩眼里映入了“最后一片长春藤叶”这几个粗体字。
“真奇怪啊,为什么是最后一片呢?”
她顺着自己的好奇心看了下去。
然而,小女孩看完了,这个问题却一直悄无声息地藏在心底里,而等到下一次她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许多年之后了……
长大后的女孩看完了它,她想起来了,那一天明明是那么好的天气,自己却是异常安静地直接回家的,这对于那个年龄的她来说很是稀奇的一件怪事。
是的,那时的小女孩就是我,现在已经成长成一个大姑娘了。
现在想来,也许是懵懂天真的自己,**次知道了“生命”是样怎样的东西,并且开始对“死亡”产生了恐惧心理。
就算那时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为什么是最后一片呢?为什么里面的老爷爷最后去世了呢?为什么常春藤的叶子掉光了,那女孩就要死呢?
自然那小小的脑袋瓜是理解不了这么多东西的,就像浓雾挡住了通往目的地的小径,那时的我,觉的这文章写得莫名其妙,对我来说,老爷爷的死实在是太奇怪了,如同你面前有一个大箱子,箱子里装着东西,你看不到里面装了什么,你会很好奇里面究竟有什么,可是让你只把手伸进去探探,你却往往是不情愿或是没那个勇气把手伸进去的。
人总是会畏惧未知的东西,哪怕是年幼无知的小孩子,看不透的时候总会害怕的。
在许多年以后,我在一堂初中阅读课上再一次接触了它,老师跟我们一起探讨这篇短篇小说,其实早就从别人口中得知结局到底是如何的我,觉得是没有这个必要的,所以还未曾再次翻阅过,半强迫性地翻了翻书页,“不就是牺牲自己拯救他人嘛。”我不屑地想到。没有什么比在做事前就得知了结果更无趣的事了,但我一翻到那一页,却一下子被那细致又有趣的文字吸引住了,贝尔曼看似粗蛮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为了朋友能重拾希望绞尽脑汁的苏,在无形的支持下恢复信心并且逐渐康复的琼西……当我读到这些时,心中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仿佛被一只温暖的大手抚过,暖洋洋的,非常不可思议。
我认为它是想表达:独自一人的生命是弱不禁风且孤独的,但一当另一个生命支持住它的时候,即使所处的环境是多么恶劣,多么残酷,只要两个生命互相激励,互相支撑,就没有什么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击败他们了,请记住,无论有暴风雨的日子有多长,终有一日会放晴。
当年无法破坏的岩石,在岁月的冲刷下,变得脆弱了许多,现在一锤敲下去,终于瓦解了。
我重读了之前就早已看过的书,发现是个与众不同的新故事;慢慢阅览着,思考着,之前的多个未解之谜基本上迎刃而解,像是莫泊桑的《项链》,曾经认为结局只是对怀有虚荣心之人深深的讽刺,现在才明白那是对当时社会之中,人们没法改变自身命运的悲惨写照;在《我的长腿叔叔》里,原本单纯的少女励志爱情故事,时间为它点缀了不少“女性自由”的色彩...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意识到,也许就是为了此时此刻的感觉,我才学着去阅读,为了拨开那重重浓雾,时间和他人的引导会向你指出一条明路;只有伸出自己颤抖的手,才有可能知晓箱子里的秘密;只有经历了暴风雨,才能明白彩虹有多美;只有细细地去阅读,才能理解这世间的人情世故。
所有的书籍都是由人类撰写的,学着透过别人的文字去看看这个世界吧,让自己的视角多样化吧,你会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远远超出你看到那一片天地。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