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赫贤学校 编辑:佚名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是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孩子来了以后会变身“学霸”,老师来了以后会从此在这“安家”,找到久违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今天的“赫德明师”系列是一个一毕业就与赫德结缘的“**”老师,他的课堂上没有诗词,没有公式,没有语法,只有陶土……
HD is a place full of magic, where children can become "learners" and teachers can "settle down" to find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security. Today's ‘HD master’ series will introduce a senior teacher who has been with HD since he graduated. There are no poems, no formulas, no grammar, only clay in his pottery classroom ...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
Gorden:上海赫德陶艺、美术老师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
河北省青年美术家会员
上海陶艺家协会会员
2012年,雪雕作品《萨满》在“净月潭首届全国雪雕邀请赛”中获得铜奖;
2013年,获上海第三届大学生公共视觉艺术大赛新锐奖,作品被上海普陀区人民**收藏;
2019年,作品《康巴一家人》入选第六届中国西部陶艺作品双年展;
2020年6月,作品《藏缘情》入选第9届中国长春国际陶艺作品邀请展并被收藏。
以下为Gorden老师的自叙:
2016年12月,我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上海赫德。刚毕业初来乍到,作为美术的实习生,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
每天的**是我辅助陈老师三点半课程结束后,开始为班级的期末剧制作道具。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和氛围,喜欢用我那蹩脚的英文跟外教交流,虽然语法都是错的。即使这样,他们依然可以听懂,丝毫没有影响**和交流。
从最初的实习生角色到现在成为一名陶艺教师,我见证了陶艺课从无到有的过程。
记得2016年**学期的最后一天,学校组织了一次教学**坊,其中就有陶艺**坊。从早上**节课到下午放学,整整一天,丝毫没有休息的空隙,快乐而充实。这次的**坊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陶艺的魅力。也正因如此,第二学期开启后,陶艺就被加入了课程。
对孩子来说,玩泥巴本身就是他们的天性,不仅能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还有创造能力。就算是成人,接触了陶艺,也会爱上它。
就这样,我的课程在上海赫德慢慢开展起来。自己研发课程、投入设备,自主去中国瓷都“景德镇”系统学习陶艺。
每年,我都会去景德镇学习一段时间,将先进的陶艺制作方法带到学校,传授给我的学生。学生非常受益,一些特别喜爱陶艺的学生甚至会利用假期跟爸妈一起去到景德镇,去亲自感受一下景德镇陶瓷的魅力。
赫德陶艺课会围绕全课程主题单元来设计课程,课程形式主要有手工制作和绘画两大类别。绘画类以青花为主,青花瓷是陶艺绘画中最重要的课程。传统的陶艺课主要是手捏为主,我打破传统,把青花纳入课程当中,既是传承民族国粹艺术,又把青花瓷的魅力发扬光大。课程中*含了从制作瓷板,绘画青花,上釉和最后的烧制。我希望能让学生感受从制作到绘画再到烧制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明白一件完整的瓷器需要经过哪些具体的步骤才能完成。
而关于制作类的,我则是从拉坯制作入手,先让学生对陶艺产生兴趣,觉得好玩,这样他会带着这个兴趣,一直保持对陶艺的热爱。后续我们会有很多种制作方法,比如泥条、泥板、泥片等等。
来赫德后**的收获是,它让我选择了陶艺,让我发现了陶艺这种特殊的育人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从中看到了:拉坯制作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以及耐心度;手工制作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和观察力;同时陶艺也兼具培养孩子的基础美育。
对我个人而言,我依然坚持每天进行陶艺创作,不断提高自己。有时候在课堂中我还会向孩子学习,他们的作品是最纯真的。毕加索说过一句话,他一生都在致力于像孩子一样作画。我也想说,我也是在像孩子一样做陶艺。
高老师的陶艺教室就像是一方“艺术的净土”,安静地迎接一批批孩子踏入,他说他在和孩子一起创作的过程中找到了精神的依托,以及追求的方向。反过来说,有这样潜心创作、不浮躁,与孩子们共成长的老师,又何尝不是赫德孩子的幸运。
上海赫贤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