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南京金地未来学校 编辑:佚名
一个人究竟能保持自己的热爱或追求不变多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将一句“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守护了近70年。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在长达75年的从医生涯里,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复一日、专心致志地探索未知世界,用智慧和汗水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烙印——中国科学家。
院士进校园,让科学家成为偶像
对未知保持好奇,对科学保持敬畏,五月第二周,南京金地未来学校邀请我国最早从事纳米材料磁性研究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热衷科普、注重培养青年一代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有为先生,和全体小学生面对面畅聊。
都老专注磁学研究六十载,为学界带来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成果。他对学生们说“这是我见过的小学当中,办得最有特色的学校,你们在里面读书,要珍惜这个机会,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此次“院士进校园”活动中,都老亲切幽默,言语中处处显露对下一代的关切与厚望,句句充满人生智慧和阅历。
小的时候的想法会影响一生
“少年强则国强,希望你们未来成为国之栋梁,这也我此次来做这个讲座的目的,你们像早晨的太阳一样,要为梦想而奋斗,保持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成为生活的强者。”
为什么要有美好的梦想?都老以屠哟哟为例,作为中国本土首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虽然学生时代成绩并不拔尖,甚至略显平凡。但屠呦呦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
小的时候的想法会影响一生,都老鼓励学生们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追求,大疆无人机创始人汪滔,儿时对飞机极度痴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完成儿时的梦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都老提到的另一个关键词是信心,从童年到青少年,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爱迪生曾是被老师嫌弃的“笨孩子”,爱因斯坦四岁多还不会说话……把目标放在心中,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轻易否定,或是改变自己的方向。
好奇心促发科学的进步,多问一个为什么,去追求答案。都老说:“你们要一边看,一边提出为什么。你们到玄武湖,有没有发现荷叶表面的水珠是圆的?但是水翻在桌上却是一滩。”
科学家正是抓住这一点,用显微镜发现了荷叶表面的微米级乳突结构,可以把脏东西带走,因而,我们的玻璃幕墙就可以做得跟荷叶表面一样,不需要人再冒着生命危险打扫,只要刮风下雨,就能把灰尘带走。
爱迪生为寻找灯丝实验了六千多个材料,只有一个成功了,为试制一种新的蓄电池,失败了8000多次……这就是科学,有众多的科学问题值得大家探索思考,有无数的科学精神值得青少年学习传承,也需要更多的中国科学力量去撼动世界。
科技强国,有我中国少年
以“筑强科技”为办学特色,南京金地未来学校依托中科院南京分院的知名科研平台资源以及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让金地学子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
学校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微生物STEM实验室”,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针对小年段开设“植物学”课程,针对高年级开设“微生物学”课程,让科学家精神引领照亮创新之路,让当科学家成为金地学子的梦想。
也许我们没有办法都成为科学家,但我们可以秉承对科学的敬畏,坚持对未知的探索,明确自己的方向,不断超越自我,在自己热爱、擅长的领域,真诚且纯粹地,慢慢做到极致。
弘扬科学精神!向每一位坚守的中国科学家致敬!
南京金地未来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