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 编辑:佚名
继开学前的两场教师专业培训后,9月18日下午,上海枫叶国际学校新学年**期Pro-D活动在西阶梯教室开展,活动分为集中分享和分组交流两个环节。
在集中分享环节,首先由许甲子老师以《系统化的研读教材,带给我怎样的思考?》为主题,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自身对不同版本地理教材的阅读体会,与大家分享了系统研读教材的重要性:既可以熟悉学科知识体系,精准定位学习目标,还可以横向对比教材,择优选取素材,最终实现重构学科的知识体系,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期Pro-D活动
紧接着,数学教师左晓晓以《三版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我收获了什么?》为主题,深入分析了三版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思维,并通过每一版的设计优化,充分感受到学习任务单是思维工具,在用好思维工具的基础上,数学课堂里也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指导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学习后,总结数学的学习方法。
高一年级段守博主任围绕新生的家校沟通,选用了大量的实际**的案例,与老师们做了深度交流。有着多年带班经历的他提出,在与新生家长建立时,一定要把育人**的专业性传递出去,这才是老师日常修炼的根本,最终让学生的成长受益,让家长信任。
主题分享结束后,阮校长在小结点评中说,三位老师的交流朴实而又深刻,教师作为学习的设计者,首先要清晰教学目标,再将其转化成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一节节课堂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阮校长还说,学习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背后,都折射着教师的学养、修养和教育哲学,接下来,我们继续围绕每一位老师的课堂来打磨,努力实现“从教到学”教学观的转型。
随后,老师们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分组交流,每个小组根据提前设定的任务单,或现场观摩一节优质课后讨论,或就学生的学情进行梳理分析,或围绕一节课进行集体构思,部分学科老师还前往区内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每个小组在研讨结束后,都会提交一份小结反馈材料,这些素材又将是下一次研讨的话题。如此,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在做的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实践的理解,在做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生需求的敏锐捕捉,进而在做的过程中反思、改进、提升。
今天的教研日培训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首先是许甲子老师的《系统化研究教材,带给我怎样的思考?》,带给我很多启发。语文教学,尤其是在当下倡导单元式、任务群式的教学模式下,系统化的研究教材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研究找到单元内课文间、各单元间的内在,共性是什么,个性又是什么,在比较中更有系统地去教,学生也才能更系统地去学。
左晓晓老师《三版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我收获了什么?》则是对学习任务单的精彩解读,也让我对学习任务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任务单不能只是单向的教师上课思路的呈现,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有情境、有层次、有梯度、有人文关怀地去提升学生该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我在接下来的**中要去落实和实践的。
——中方教务处 郑海龙
周五的全体教师专业培训使人收获颇丰。左晓晓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打磨学习任务单的整个过程,我被她善于琢磨细节,勇于自我精进的精神所折服。段老师告诉我们,老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智慧与耐心,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更有说服力。许老师那种对研究教材的执着,更是让人动容。教师是很需要工匠精神的职业,我们如果都能像台上的三位老师一样,找准一件事的切入点,沉下心来,孜孜不倦地在这个点上去研究,去学习,我们也一定都能成为专家型教师。
——总领事处 薛沐阳
求同取异,共促成长,是我此次教研最深刻的感受。语文教学需要“同”,这是理应遵守的规范;语文课堂也应该“异”,好课千姿,讲好一堂课,唤醒一颗心,足矣!
——初中教师 张唯昔
做好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反思后积极采取行动,不以行动为前提的反思都是假反思。每日的课堂不会说谎,让时间来见证进步与成长。
——英语中心 韩晶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