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南京金地未来学校 编辑:佚名
“再不陪伴,妈妈就老了”,稚嫩的话语描绘着世间最纯粹的爱。这段话截自于南京金地未来学校G3学生编写的童话故事书《安格童话》,而这本童话书,只是G3-1班编辑“出版”的四本书中的一本。
十月,当我们邂逅诗情画意的秋天时,这群十岁孩子灵动鲜活、天马行空的童话世界也徐徐向我们展开。
《安格童话》、《童言童语》、《愿望树》、《小王子旅行记》四本童话书,超万字,从故事编撰、插画创作、编辑出版甚至到宣传“零售”,全都出自于南京金地未来学校G3-1班学生。而此时,语文课标对三年级学生写作的要求是:300字。
基于课标,释放孩子心中的童话
“三年级语文课本上有一个童话单元,上这个单元的前一个月我问学生:如果你们有机会改写童话结局,会怎么做?一下子,话匣子就被打开了,孩子们源源不断的诉说欲让我惊叹。于是,我想到可以做这样一个语文PBL项目,将教学目标升级。”
G3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陆老师说:“小朋友看的大都是成人编织的童话屋。可是我认为,真正斑斓多彩的童话在孩子们心里。现在他们的童话世界有破土的趋势,我必须给他们创造机会。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编自己的童话并不难。在他们的小脑袋里,早就充斥了对世界千万次的畅想与期待。目前**的阻碍是:如何帮助他们厘清思路,顺利表达所思所想。
于是学校的操场、图书角、阅读区、小花园都成了他们学习语文课上童话单元的基地。一群小小人儿围坐一圈,在陆老师的带领下,沿着世界著名童话的行文脉络,从封面、序章、目录、分章、插画、遣词造句以及情感表达等,一步步地走向自己的童话终站。
自编出版,200余册15分钟售罄
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并不远,有时侯可能只是缺一个引路人,或是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伙伴。当陆老师提出“看哪组的书销量比较好”时,同学们的竞争意识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利用课间、周末小组讨论自己的主题内容,到出版社学习书本是如何编排印刷的,甚至宣传、售卖策略都在步步“谋划”。
在群策群力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让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展现。
提到自己小组的《安格童话》,张同学带着些小得意,说这本书大部分是自己主导的,同时长叹:“诶呀,我是真的不会画画呀”。他说:“我们组鞠同学买了好多小文具,只要买我们的书就可以抽奖。我们最后卖了100本,还有增订!”
在让自己愿望成真的同时,同学们**了团队合作和接纳倾听。
《愿望树》的组员王同学说:“书名是我取的,因为我每天都希望愿望成真,然后就想到了愿望树。我写了**个故事,其实一开始差点写成流水账,但是我的同学帮我指出来改掉了。自己编书好快乐!我们都卖完了,下午还有人找我们买。”
每个人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欣赏、尊重的目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并善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时,自己也在绽放光芒。
“这是我**次把童话故事写出来,以前我都是在自己脑子里写。当我去其他班宣传的时候,有个认识我的朋友大喊要给我捧场,我可太开心了。”《小王子旅行记》的组员陈同学带着些许羡慕说:“你看,《童言童语》是唯一一个中英文的,他们有一个澳大利亚回来的同学,中文不好,但翻译了全部英文。太厉害了!”
去其他班宣传之前,有同学对陆老师说:“老师,我都出了一身冷汗。”而当他们跑完每个班的时候,才发现好像也没那么难。或许这就是成长,发生在每一次的发现自我,每一次的突破自我,以及,每一次的对世界温柔以待。
家校共育,童话在大人的世界绽放
在“出书”的过程中,G3家长们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陆老师说:“三年级学生打字太慢了。于是家长自发到学校里来,帮学生们打字。静谧的校园里,那唯一一间亮灯的教室里,回荡着稚嫩的话语,键盘的敲击声,你仿佛能看到无声的感动在蔓延。”
有参与全过程的家长将孩子编书的每一幕刻印在了脑海中:“看到孩子们那么积极,看到他们一路走来为了证明自己的书籍可以畅销,甚至晚上讨论到10点大家的小眼睛都睁不开了,还不愿意放弃,还在努力,真的让我觉得不容易又充满惊喜。”
“谁会相信一群孩子能创编一本童话故事书?谁会相信在新书售卖环节能抢售一空?从**次讨论会,几个孩子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到意见统一,分工合作,这群孩子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们做到了!”
更有没参与全过程的家长,在群里围观完火热的售卖场景后,对错过的精彩深表遗憾。
在南京金地未来学校,每一位家长都在某一领域颇有建树。我们欢迎让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走进校园。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陆老师邀请有导演、编剧经验的邱同学爸爸和同学们分享如果去讲好一个故事;二年级的家长也参与其中,给孩子们讲述怎么样编辑、排版、印刷、装订。
老师、家长、学生统一战线,相互理解、彼此支持,把未来紧紧握在自己手中,把教育谱写成一曲华丽动听的交响乐。
邱同学爸爸说:“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尤其突出的,是那些平时在班上调皮捣蛋,不好好听听讲的孩子,他们迸发出惊人的创造性和沟通能力。这充分说明每一个孩子都有强项!很多家长可能还没有从这种传统的“学校管了算”这种意识中间解脱出来,但是我相信随着的一步一步的家校共同教育孩子的这种理念的实施深入,会有越来越来多的家长融入这种好的教学氛围中去。”
开放互融,创新让教育更有力量
这不是陆老师**次用PBL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她预告说:“接下来的美食单元,我计划做一个美食分享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做食物、策划晚会,邀请全校同学来参加。”用一个项目去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她在国外教授中文时就形成的教学习惯。
而这个教学模式在南京金地未来学校得到了支持与升级。陆老师提到,学校一直鼓励老师创新教学,鼓励孩子用项目式学习训练思维。这次童话书的活动,有学生想买书却没钱,于是他们的班主任帮忙搞了一个“代金券”。这种开放互融、创新至善的环境让她很感动。
“我认为教书育人的重点,不是课本上知识能获取多少,而是学生是否能具备底层能力,*括学习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社交能力、抗挫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甚至热爱生活的能力。”
陆老师坚信,如果你把小孩只当小孩,那其实更小的是你自己。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读过很多育儿宝典,依然读不懂孩子;看了很多童话故事书,却看不穿孩子在想什么。或许,无论是身为老师还是父母,与其做一个高明的演说者,不如做一个忠诚的倾听者,把话语权、自主权、选择权交还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有掌舵自己人生的力量和能力。
南京金地未来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