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观点分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来源: 上海赫贤学校      编辑:佚名

很多爸爸妈妈都有同感: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像个小天使,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像小恶魔。面对孩子的诸多情绪问题,家长们常常感到很无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解决方法。下面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幼儿园园长带你了解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Parents always find that their children are like angels when they are in the good mood, but like devils when they lose their temper. Parents often feel helpless when facing children’s emotional problems. Let us see what we can learn about children and their feelings."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jpg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

冯玉红Mary

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幼儿园园长

Mary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曾就职于协和教育集团,有着15年国际幼儿园**经验,担任过课程主管、保教主任、执行园长等,并联合创办了杨浦区首家托育中心。

情绪是什么?它是指感觉及伴随感觉而来的想法、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它也蕴藏着表现某些行为的倾向。

成人能够清晰的分辨不同情绪,但是孩子年龄小,还不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排解自己情绪,只能笼统地感到“我不高兴”。在**正确表达情绪之前,孩子只能靠肢体语言来发泄。高兴会时手舞足蹈、难过就哭,生气就扔玩具、摔东西,发怒会咬牙切齿、大喊大叫。

在疏导孩子的情绪的时候,我们需要秉承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的原则。重点引导孩子关注问题的解决,排解情绪,亲子关系会日渐融洽。

帮助孩子认识和表达情绪

1.认知不同情绪,丰富孩子情绪词汇库

情绪的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要让孩子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知道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情绪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情绪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有:乐观、自豪、感激、兴奋、惊讶、开心……消极的情绪有:失望、忧愁、焦虑、恐惧、害羞、担心、害怕、愤怒、痛苦、孤独、生气、沮丧……

2.绘本、情绪卡片、情绪小石头、情绪表演

可以使用绘本、情绪卡片、情绪小石头、情绪表演等方法,让孩子了解情绪。当抽象的情绪变成具体的词汇,孩子会慢慢逐**在生活中,运用合适的情绪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3.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就可以引导他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情绪。比如:孩子能够说出自己是愤怒的,悲伤的等等。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当天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询问孩子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后来情绪有没有好一点,是怎么变好的?整个过程,家长不评判孩子,只需要帮助孩子做记录。

此外,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孩子探讨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转换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明白:你可以表达情绪,但是不能带着情绪表达!

4.创造机会让孩子洞察体会别人的情绪

帮助孩子洞察他人的情绪,可以让孩子**换位思考,顾及到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这也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例如:问孩子:昨天你不听话,爸爸是不是生气了?你是怎么知道?爸爸生气的时候脸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学给妈妈看看?爸爸生气了,最后他是怎么转换情绪的?通过启发式引导,帮助孩子换位思考问题和洞察体会他人的情绪。

5.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妈妈可以在生活中示范自己是如何积极地处理负面情绪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每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辨识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

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只是冰山一角,只有搞清楚孩子行为和情绪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我们看到孩子产生消极情绪的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语言、表情等线索去准确判断孩子的情绪,分析错误的行为目的。

寻求过度的关注:孩子需要寻求归属感,当精神和生理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做出引起大人关注的行为。

寻求权力:孩子总想要模仿成人,想要和大人一样说了算,发号施令,于是在亲子之间经常会产生寻权利之争。

报复:做一些让父母不舒服的行为。让我不开心,我也让你同样受到伤害,说狠话;以破坏性的行为或伤害你的话来反击。

自暴自弃:孩子对自己不满意、想做的事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逃避现实、会自暴自弃,干脆什么都不做。

有效处理负面情绪小妙招

1.和善与坚定并行

“爱”,不等同于溺爱。过于和善会使得孩子没有自信,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很多父母习惯性地认为“坚定”就意味着惩罚、控制或者强硬。过于坚定的不良反应:孩子容易产生报复、叛逆、退缩、自律性差。

爱要有边界,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善而坚定是对人的尊重和对规律的尊重的统一。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独立思考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1)和善与坚定并行——认可感受

情绪本身并没有错。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也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契机。我们要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积极应对。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认可你的感受,但是我不接受你表达情绪的方式。

2)和善与坚定并行——表示理解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会对父母发脾气,如果家长给孩子讲道理,“不就这么点事吗?有什么好生气的?整天就知道发脾气!”这种做法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还会将孩子准备释放出来的情绪给压抑回去了。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你的认可和理解。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让孩子明白:不管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我都能理解,我认同你的感受。同时陪伴他,给他一个释放的空间,孩子的情绪也会从高峰到低谷,慢慢的缓解了。

3)和善与坚定并行——转移孩子的行为

有时候,转移孩子的行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家长反映:“4岁的乐乐不喜欢刷牙,妈妈每天都要花费很多时间,让孩子去刷牙。”当孩子不愿意刷牙的时候,妈妈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了科学实验:可乐浸泡鸡蛋,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另外:妈妈也可以和孩子玩比赛的游戏。“我们倒数5个数,看谁先进到卫生间。”“你今天想用草莓牙膏,还是葡萄味道的牙膏。”“我们来比赛谁的牙齿刷得最白,最干净。”

4)和善与坚定并行——跟进执行事先的约定

告诉孩子怎么做,会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叛。尊重并且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孩子就能增加自信心,感受到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一起执行事先的约定。

5)和善与坚定并行——提供选择

大部分家庭都有同感,有了孩子之后,家里到处都是玩具。孩子喜欢玩玩具,但是不愿意收玩具。建议父母尝试用游戏化的方式来培养孩子收拾的习惯。例如:和孩子玩和音乐赛跑的游戏,父母放一首歌曲,在歌曲唱完之前,请孩子把所有的拼图都收到盒子里,就赢了。通常情况,没等歌曲放完,孩子已经把拼图都放回了盒子里面。有了选择,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就更加愿意听父母的话。

6)和善与坚定并行——**道歉

我们和孩子都要**道歉。做错事情不要紧,重要的是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后才有成功的机会。父母需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孩子真诚地道歉,有助于增强亲子间的沟通,化解矛盾和冲突,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品格的形成。当孩子也**道歉后,就会多了很多正视自己内心和情感修复的机会,逐渐形成正直、诚实的品德。

2.转移注意力、合理发泄情绪

孩子可以通过宣泄法、镇静法、倾诉法、转移法来合理发泄情绪,转移注意力。原则是: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损坏财物。可以采用引导孩子画出自己感受的宣泄法,既能够让家长感觉舒服,又能让孩子满意。

3.记录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父母可以拿出纸和笔,一一记录孩子的需求。通常,孩子会很喜欢这个愿望清单,因为妈妈不仅了解他想要什么,而且还郑重其事地记了下来。

4.鼓励和表扬

表扬犹如给孩子吃糖,吃完了就忘记了。鼓励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当孩子听到父母对他做的事情细节的描述或者行为作出正面的鼓励,能够被鼓舞。鼓励可以教给孩子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赢得孩子合作四步骤

父母要以尊重和公平的态度赢得孩子的心。如果父母习惯做赢家,那孩子就会被迫习惯做输家。我们要把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谴责、埋怨的机会。父母需要首先表达出对于孩子感受的理解,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经过了这两个步骤,从某种层面上说,你已经赢得了孩子的心。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和认同,他们就能平静下来。等你进入第三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的时候,孩子就能够听进去你的话了。营造出相互尊重的氛围后,就可以进入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父母请孩子与他们一起寻找能令双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案。孩子感受到的是友好和信任,而不是强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输家。

我们来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了解赢得孩子合作的四步骤:3岁的小北吃早餐的时候,牛奶洒到了桌上和地上,小北的裤子也弄湿了,大声地哭了起来。有些父母会不耐烦,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此刻发生的就是天大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步:表达出对于孩子感受的理解。妈妈放下碗筷,轻声地对孩子说:“小北,你看上去很难过。”

第二步: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妈妈知道你把牛奶洒了,就没有牛奶喝了,而且裤子湿了,很不舒服。小北哽咽地说:“嗯”。

第三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妈妈有时候拿杯子,也会不小心把杯子里面的水打翻”。“真的吗?”小北渐渐停止了哭泣,轻声地问道。

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与解决问题。“让我们来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会有很多的创意出来,妈妈不加评论的记录下所有的想法。换一条裤子、再倒一杯牛奶、把牛奶清理干净。当孩子开始思考的时候,他的情绪就得到了排解。妈妈接着启发孩子:“如何把牛奶清理干净?除了用抹布,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吸水?”妈妈记录: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让小猫来把牛奶舔干净、用拖把拖地、拿纸巾把牛奶吸干净,用吸管吸干净。

为了选出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案,家长可以和孩子对每个方案逐一讨论并进行评估:“不知道这个方法能不能成功?你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用这样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孩子重新审视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妈妈和孩子一起讨论,选择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换一条裤子、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用拖把拖地、再倒一杯牛奶。

小北换了裤子后,妈妈邀请他一起清理了桌上和地上的牛奶。之后,他又开心地回到餐桌继续吃早餐。家长把孩子的思路从消极情绪转移到怎么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考中来,这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这不仅发展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增加了自信,勇于面对负面情绪,表达自己,还尊重了彼此的需求,照顾了双方的感觉,亲子关系也更加亲密。我们要做的是赢得孩子,不是赢了孩子。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而这种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不仅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的养成,还会影响孩子将来对生活和**的态度,交友和处事的方法,甚至影响孩子的家庭幸福。

作为父母,我们现在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要传承过去好的经验,觉知过去做的不对的事情,并积极调整和改变。“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与其一味管教,不如做孩子的榜样。教育孩子是一辈子的事,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爱心、时间和精力。希望我们都能够成为孩子想要的父母,培养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上海赫贤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