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 编辑:佚名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一位海归的感想
如果家长有想让孩子出国的想法,那么很多问题就接憧而来了。
我出生于东北,11岁的时候就离开父母跟随在上海的大姨一起生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爸妈的眼中、脑海里,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比起吉林,肯定“舍得”让我离开他们,奔赴人们所说的“魔都”!虽然有大姨、外公外婆的照顾,但是我是个性很强的孩子,比较有主见,正值家长口中所说的“逆反时期”,所以大多数的时候会让家里很头疼,唯一欣慰的是,成绩还不错。
2005年算是人生中波折的一年,外婆去世、外公也生病了,姐姐去瑞士留学,大姨为了让外公得到更高的照顾,全家都回到东北——除了我。这意味着我不仅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也意味着我的食宿、家庭卫生等生活起居全部要靠我一个人。
所有孩子都适合出国吗?越早出国越好吗?
每个人都不能轻易地决定别人的人生,即使是父母。我希望我的父母客观地分析事实、给我良好的建议,并不是毫无理由地加以反对。所以我觉得出国前,要审视自己是否适合出国,那都有哪些方面呢?
出国前需要良好的语言基础,去英语国家至少要会讲英语,发音即使不是很标准但至少要敢讲,不然永远都无法提高。这时候家长又会想,那就让孩子尽早到国外去,这样英语进步大。生活在国外确实会营造很好的语言环境,但孩子的适应能力呢?
出国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我是在高二的时候出国的,虽然像前面所说,我有独立生活的经历,但毕竟一个人到了国外,就算我英语再好,也会碰到一些阻碍。比如说我要一个人去办理网络、银行卡、卡、大学报到、房屋租赁合同、买菜做饭等等。当然同时,我还要**课业成绩!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出国前的我和现在的我。还记得大姨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哭哭啼啼舍不得父母,你可好,到了机场进海关的时候头也不回往前跑,像刚从牢里放出来似的”。没错,我当时很向往出国,摆脱了家里人的管束,别提有多开心了。可真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澳洲”,我突然很想家,有时觉得一个人生活得好累。
我认为留学生大致分为三种:
1、在国内混不下去了,家里很有钱,随便读个海外学校。
2、综合素质很强,偏科或者不适应中国体制内的教育,家里又有点经济基础可供孩子出国。
3、家里紧衣缩食职位让孩子去国外吸收多元化的教育。所以也造成了海外的中国学生很多。有些同学很有钱,每天购物、泡夜店、谈朋友;有些同学就是很平凡地生活;还有些同学打工、攒钱、抓紧任何的空余时间去图书馆温书。
我很庆幸,家里不是紧衣缩食让我出国,但我心里也很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偶尔打打工、偶尔旅旅游。然而周边也有同学因为娱乐过度,不去上课,经常出入赌场导致出勤不满被遣送回国——所以我们必须还有很强的自制力与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自制力、适应能力、英语能力、沟通能力,这些是出国的一些前提条件。因为有了这些,才会真正在海外看到、学到更多。
最后给一些我回国后总结下来的经验吧:
1、不要太早出国。
回国后曾去面试英孚英语的课程顾问,她们人事主管说我“你太单纯,幸亏是在国外读的大学,如果在国外**几年,就不知道国内竞争有多激烈”。
2、学习中国一些社会课程。
身为中国人,即使以后留在国外,也要对中国的地理、历史、政治有一定的了解,不然老外问你一些关于中国的情况,你什么都不知道也会笑话你的。如果毕业后想回国发展,更要学习这些,不然就会像我被朋友笑。例如稍加繁琐的汉字有时候不认识;一些著名城市不知道在哪个省……说出去人家都认为我没文化、没常识!
3、出国前了解理想国家的情况。
有些孩子因为别人说哪个国家好,就盲目的选择留学地。但在国内看国外还是不同的,并不是我们眼中那样——一切都是那么!比如加拿大、澳洲是比较亲华的国家,但加拿大寒冷,澳洲炎热;美国虽然知名大学居多,机遇较大,但竞争激烈、环境多元化,枪支毒品要多加防范。我们要在出国前做些调查,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国家,并有明确的目标严格规划自己,免受不良因素的诱惑!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