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梦沃未来学院 编辑:佚名
这篇作品来自美国梦沃学校(上海)十年级中文课的一次写作练习。老师鼓励学生们走出校门,寻找新颖的题材,做一次“人物采访”。所选人物要求与写作者本人差异较大,从交谈,到写作完成,都需要写作者非常细心地观察,耐心地理解。
This article is what 10th-grader Rainee wrote for one of her Chinese writing assignments. The teacherencouraged the students to go outside of the campus to look for first-handmaterials, interview someone and write about him. This person had to be someonewho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tudent himself. Therefore close observationand open-minded understanding were needed to finish this writing.
《爱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油漆工》是郭陈(Rainee)的作品。
A Painter Who Loves Reading Dostoevsky written by Rainee
注: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先驱。纪德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座被托尔斯泰高峰挡住的更高峰”。其代表作品有《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双重人格》等等。
Note:Dostoevsky (1821-1881) was an outstanding Russian realist writer and thepioneer of western modernist literature. Guillaume once said that “Dostoevskywas a higher peak blocked by Tolstoy.”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 include The Brothers Karamazov, Crime and Punishment, Humiliated and Insulted, and The Double and so on.
爱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油漆工
**次见到郑先锋是在一家民营书店。他头戴一顶黑色帽子,帽子前方有一颗红色五角星。他叉着腿蹲在书店的角落里,装扮得像是一位摇滚歌手。郑先锋不太爱说话,我打了几个招呼,他才开口聊一两句。他正捧着爱尔兰作家威廉·特雷弗的《雨后》,我问到他看的这本书,他的话才多起来。
郑先锋28岁了,祖籍四川,这是来上海第八个年头。他说他的心情和特雷弗一样。特雷弗二十多岁时,从爱尔兰移居英格兰,后来终其一生两地游荡。他说他和特雷弗有一样的情感,只有离开了故乡,你才能真正了解它。尤其是初到上海时,他一直想四川绵阳的老家,繁华的上海没有老家的真实感。老家到处都是山,他习惯于和自然长久的接触,初来上海的那一阵,他有些不习惯。
郑先锋经常想到家人。家里有五口人,还有弟弟妹妹上学。迫于生活,高中毕业就做了装修队的油漆工人。郑先锋说,虽然工地很苦很累,但是拿到工钱还是很开心的。郑先锋的弟弟也来到上海,兄弟俩联手接活,一个月能赚两万多。
油漆工(网络图)
郑先锋觉得他和很多农民工不一样。
郑先锋没有住在工地上,他和弟弟在上海郊区租了房子。他们俩也不是每天都上班。最开始选择在工地上班,做辛苦活的部分原因就是工地自由。你可以拼命接活儿,不想做的时候也可以不接。郑先锋让自己的生活保持得像白领上班族那样,周末休息,休息就是去书店看书。他说起在绵阳老家时,他成绩特别优秀,作文比赛还得过一些奖项。
提到书本,郑先锋像变了一个人。他抬起脑袋,在书店昏黄的灯光下,我可以看见他脸上皮肤格子似的细小分裂。他有一双大眼睛,亮得像沾了水的围棋子。聊天时,他有点腼腆地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里面戴了隐形眼镜……干我们这一行,都不好意思明目张胆地戴眼镜。”说完他憨憨地笑了。
郑先锋的眼睛是上学时弄坏的,—— 天天窝在被窝里看电子书。他很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那些作家仿佛是他儿时的伙伴似的,随便就能说出几个:马尔克斯、卡夫卡、威廉·福克纳、茨威格、卡尔维诺。
郑先锋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常被人拿来对比,但他更喜欢陀的原因是陀对人性与心理的深度挖掘。虽然他的作品不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那样,具有宏伟的广度,但他对底层的个体的关注却达到了极致,"正是写给我们这样的人看的"。
高中时,郑先锋一直想当个作家。但他最终放弃了高考,成为油漆工。郑先锋不觉得油漆工有什么不好,只是这份**与文字打交道太少。所以他一有空就看书。有时候刷漆途中休息,他会看一会儿书。他也订了许多期刊。
郑先锋和我说,他觉得如今中国文学对自然的关注不够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重要,但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应该得到重视。就像这样,和郑先锋交流,往往会惊诧于他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看法。他和我们想象中的农民工不一样,他们不甘心做**的机器,在承受了高强度的劳动后,还会经常阅读,充实自己,愉悦自己。
在书店里,聊得差不多了,我没有忍住好奇心,最后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的女朋友是上海的吗?”
起先他没有说话,接着又笑了下。他说:“我还没有女朋友”。
郑先锋告诉说,虽然他每一个月都能挣一万多,但是在领同样工资的条件下,女孩们更愿意选其它职业的男孩,例如医生、教师、公务员、IT男。她们不会想选一位农民工。大家都觉得,挣一万块薪水的油漆工没有领六千块的白领“体面”。
郑先锋说他对爱情有渴望,但更看重缘分,当某一天碰到便珍惜它。“一切随缘。”
他很相信缘,因为缘分来到了上海。上海的工程快完了,他即将随老乡去贵州上班,去贵州又是一种缘分。
离开书店时,郑先锋买了好几本书,一本是美国诗人庞德的诗集,另外一本是李安新上映电影的同名小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郑先锋在隔壁奶茶店给我买了杯奶茶,然后用地道的四川绵阳话道别。
他有些驼背,看上去一米七都不到。望着他远去,走进人群中,忍不住想,以后说不定不会再见到他了,忽然有些不舍。
作者来啦!
这是我来到MVA的第2个年头。我是一个向往自由的女孩,向往更加广阔的天地,用镜头记录我的生活,留下大自然的动人之处。摄影和写作都是我喜爱的,摄影是真实的再现,精准的把握住每一个细节,看到他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而写作更是内在的表达,把内心的敏感处和细微处表现出来。虚构和真实的无缝对接,让我体验到了文字的美和张力。
对我而言,小说和诗歌是不可相互取代的。小说的故事性、语言的张力、蕴含的情感,全部在我眼前流转。我和作者面对面,倾听并回应他的讲述,这也是一种幸福。
诗歌则是一种敏锐性,我对诗性的文字有极大的激情。我欣赏张枣、白桦和多多,他们给我的世界掀开了一角,让我更能感受到世界的开阔。
一个热爱写作、小说、诗歌的女孩,一个和相机陷入一场恋爱的那个女孩,就是我。
上海梦沃未来学院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