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 编辑:佚名
小新微曳佛杏雨,风气清明春盎然。又是一年清明时,上海枫叶国际学校一年一度的清明文化周活动在四月初拉开了序幕。作为枫叶学子,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习得和传承。为此,上海枫叶国际学校通过本次清明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延续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1、缅怀故人,手绘清明
清明节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虽然久远,但是它的文化内涵却对当下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次的清明主题海报展融合了中方历史学科以及美术学科的课程特点,通过对清明文化内涵的解读以及海报创作的艺术指导,同学们用一张张精美的作品表达出了自己对于“清明”的理解。这一幅幅海报既承载了追忆先贤、感恩致远的清明传统文化,也展示了清明时节万物生长,生机盎然的美好春光,更是为枫叶校园增添了绚烂的色彩与浓厚的文化内涵。
手绘清明
2、感恩追远,行走清明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江南古镇——枫泾,古镇枫泾文化底蕴浑厚,名人辈出,近现代名人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国画大师程十发、漫画家丁聪等。4月8日,海枫学子走进枫泾古镇,前往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朱学范先生的故居,表达了对于伟人的缅怀。朱学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都奉献给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的事业之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引导员的悉心讲解之下,同学们收获颇多,内心充满了对伟人的尊敬,同时也深知中国复兴之路的不易,历史已经逝去,我们追忆过往,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今天。
结束了名人故居的探访之后,同学们来到了古镇中的一家特色美食作坊,学习了清明传统美食——青团的制作方法,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根据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于是便有了青团这种传统美食。
同学们在师傅的耐心讲解以及实际操作中,很快掌握了制作青团的方法,在同学们的手中,看似普普通通的青团也玩出了花样,造型百变,形态各异的青团比比皆是。通过对清明传统美食的制作,同学们对于清明节的文化传统有了更真切的认识,而同学们富有想象力的创作,也是枫叶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教育观的体现。
制作青团
3、趣绘纸鸢,放飞理想
古代,人们常在清明节踏青、放风筝,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思念与祝福。在这草长莺飞之际,伴随着四月的明媚阳光,枫叶学子在足球场上留下了放飞风筝时充满青春与活力的身影。
每个人的风筝都是五彩斑斓的,每个风筝上面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图案,每个风筝都是同学们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的描绘,每个轻盈的纸鸢之上也承载着海枫学子沉甸甸的梦想,顿时,安静的学校里又增添了几分明亮的色彩和充满活力的气息。相信同学们在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送上蓝天的那一刻,无论前面的过程有多艰辛,内心都会感到无比满足。就像枫叶学子的漫漫求学路,只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那么在过程中付出的一切艰辛都是一种值得。
趣绘纸鸢
在本次清明文化周主题活动中,我们用不同的形式解读了清明节所承载的独特内涵,每位参与其中的同学都真正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明白了节日带给我们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此同时,延续本民族文化传统也是枫叶学子的责任担当。枫叶学子在未来走向世界之时,也需要将中华的文化传统带向全世界,应当时刻怀揣感恩之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前行。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