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学生作文:我的家乡鲁迅故里

来源: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      编辑:佚名

我的家乡鲁迅故里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10-7班 陈雯雯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名言,也是先生自己一生的写照。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学生作文:我的家乡鲁迅故里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巨匠,勇敢的民主斗士,国人们可以说是读着他的书长大的。我非常荣幸的是,鲁迅与我同为浙江绍兴人。我怀着非常崇拜的心情,在这次暑假里,参观了伟人故里,在鲁迅先生书中描写过的地方,留连往返,反复体会。

鲁迅故居坐落在中兴路的边上,整个旅游范围就是一条保护下来的仿古街,街道用一块块方形的石板铺砌而成,街道两旁都是古香古色的老式建筑。在这条街上,你能闻到绍兴正宗臭豆腐的香味,你能听到远处小贩叫卖茴香豆的声音,你更能看到历史的身影,想到百年以前这里发生的一切。

鲁迅的祖辈身份看起来都很显赫,拥有一套很大的宅院,每套宅院相隔不远,就我参观的景点来讲,周家祖居的面积**,房间有很多,但狭窄的房间让我觉得不是很透气。值得一提的是周家老台门。它坐北朝南,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老台门是砖木结构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据当地导游说,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祖居内的一应俱全:少主房间,厨房,藏书阁,佛堂,琴房……但是整个祖居十分简朴,不管是什么地方,一眼望去,房间内的一切都是以黑白和深红为主调的,没有一件亮色的家用,真是是倍显质朴。我在赶往鲁迅故居的路上一直兴奋的想象着鲁迅所居处的富丽堂皇,因为我听闻鲁迅先生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以公费赴日留学,并精通多国语言,做过很多翻译**,我想这样的才子不可能会缺钱的。到了景点之后,看到各个房间的布置,我恍然大悟,心中十分敬佩鲁迅的简朴和向往平静生活的心态。

灶间北首的三间小屋,曾是当年鲁家忙月帮工章福庆劳作生活的地方,章福庆有时将儿子闰土运水带来帮忙,儿子便和鲁迅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闰土**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在读鲁迅创作的小说《故乡》时,大家也一定对闰土这个憨厚老实的小子有很深的印象吧。

再来说说百草园吧。我之前也是对它充满了幻想,参观了之后我才知道,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鲁迅先生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我看到了书中描写的皂荚树,石井栏,却琢磨不出这院子的韵味,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用少年鲁迅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院子,在同行的妹妹一再吵闹要离开的情况下,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百草园。

紧挨百草园侧面的朱家台门是鲁迅笔下的风情园。朱家台门的主人就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所提到的“朱文公的子孙”。是古城绍兴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园台门建筑。朱家台门的主人叫朱阆仙,即买下周家新台门的“朱文公的子孙”。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系明初名将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

从百草园的侧门穿过,进到一个小院,院子里有三尊铜像,一位老奶奶欠身坐在木椅上,摇着一把蒲扇,仿佛正在讲述着什么,对面木凳上则坐着一位儿童,两手托着下巴,认真地耹听着,旁边还静静地卧着一只小猫,原来这是儿时鲁迅在听长妈妈给他讲童话故事的情景。最有趣的是,雕像边上还有一个空余的位置,游客可以坐上去合影,或者感受当时长妈妈讲故事的情境。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隔河相望就是三味书屋。”和文章说的一样,出了鲁迅故居 ,没走几步就到了三味书屋,它是清朝末年一个颇负盛名的一处私塾,鲁迅12~17岁在此读书。三味书屋门前挤满了游客拍照,可以说是最火爆的一个景点了,等待游客稍稍散去,我才挤入了前排,开始寻找鲁迅的座位。身边的导游用喇叭喊着说,鲁迅有一次因给父亲买药耽误了时辰迟到,老师责骂了他,为了警戒自己,他在他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从此再也没有迟到了。可惜,由于距离太远,我看到了鲁迅座位,却没有看到那个“早”字!这可真是一个遗憾。

从鲁迅故居参观出来,漫步在街道上,心中不尽感慨。街两旁的古老民宅,现在都已是商店,卖着各种特产小吃,有绍兴四宝,霉干菜、花雕酒、折扇及臭豆腐,还有孔乙己的茴香豆等等。继续往前走还能看到因孔乙己而闻名的咸亨酒店。这些商店能让游客们买到中意的纪念品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听到路边商贩喊着:“来来来!新疆的羊肉串!不好吃不要钱!”时,我叹气着和同行的妹妹说道:“这里商业化越来越厉害了,再也体会不出当年人们生活的状态了。”话虽是这么说着,没走几步,由于受不了羊肉串的香味,我回头买了三串……

除了游古迹,我还乘坐了闻名已久的乌篷船。作为江南水乡的独特交通工具,它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乌篷船因为乌黑的外表而得名,且因为船身轻便矮小,可以在一些狭小的水道里航行,十分方便。我们在三味书屋后头的码头上上船,一路乘到沈园。其间经过了一条地下的隧道。这隧道十分低矮,我想如果是身高180以上的人儿坐在船头,一不注意,一定会被磕到。这船比我想像的要小非常多,船上最多只能容下三个人不说,上面的板凳也是很矮,坐着并不是很舒适。另外,我原想这乌蓬下一定是可以容人避雨的,原来也只能放些杂物,除非躺下,否则身子是无法藏于乌蓬之下的。

古老的大宅、古老的街道还有古老的小溪透着历史的影子,让我徘徊于历史与现实中许久许久,我的内心不禁产生一丝莫名的感伤。

鲁迅先生,您是我们永远的民族英雄!

上海金山区枫叶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